去年,文轩教育机构一共举办大约 20 场大小型讲座会,其中绝大部分是免费入场。
讲座会主题主要以感觉统合为主:
1. 《为什么我老是记不住?》
2. 《好动分心不是我的错》
3. 《婴幼儿父母学习讨论会》
4. 《爱孩子的正确方式》
5. 《新时代孩子的教养方式》
6. 《为什么我家小孩不说话?》
等等不同的主题。讲师是文轩教育机构的创办人,陈树沄硕士院长。
陈院长也在去年十一月到 霹雳州实兆远 谈《爱 让孩子身心平衡地发展》。
接着在十二月配合大众书局在柔佛新山的大型书展谈《父母的爱决定孩子的未来》,
然后再到 霹雳州实兆远 和家长谈谈《如何帮助特殊孩童的身、心、灵发展?》
以及进行《手护宝宝按摩工作坊》。
若有兴趣邀请陈树沄硕士院长到贵学院讲课,欢迎联络 负责人 Eunice 03-6250 7910
这是每一场讲座会的海报:
2010年3月13日
2010年3月12日
建立安全型依附感 帮助孩童改善及安稳情绪
工作上的忙碌,让家长们忽略了与孩子的相处时光。其实年幼的小孩需要大量的安全感。当孩子不开心时,一直伴随在小朋友身边的父母所给予的“亲密感”和“依附感”都能让他们安心。
美美是一位6岁的可爱小女孩,可是每天上学前一定先闹闹情绪,尤其见到妈妈时更加紧粘着不放!在学校总无法好好地参与团体,不喜与朋友交往交流,对于学校的课堂及活动也表现胆怯及缺乏自信心,但在家却可以把所有的课业完成得非常棒。美美在家中也常闹情绪,而且很多时候都不愿与家人合作,个性很固执,发起脾气来总让家人吃不消。在适应新的环境及事物方面,尤其在学校里表现得非常没有安全感,有时更情不自禁地哭起来,让学校老师束手无策,父母大叹无奈…
小孩需要大量的安全感
美美从小都与外婆住,到了五岁才回到父母身边过家庭的生活。从小到大,生活圈只有外婆及外公,日子枯燥也缺乏规律,与父母间的互动少之又少。因此父母根本不了解孩子的感觉及情绪。事实上,美美从小与父母之间就缺乏亲密感,所以依附感也没办法建立。
“依附感”的理论为母亲与宝宝的亲密感是婴幼儿身心发展上重要且主要的力量,是婴幼儿形成适应力、关系协调力和人格发展的基础。依附感的定义在于对生命中某一些特定的人,而这些人让我们和他们互动时感到愉快,有压力时会因为他们的接近感到舒适,这是父母和婴幼儿所拥有的一种强烈的情感联系。
多于孩子相处沟通
有关依附感类型,可被分为“安全型”和“不安全型”。不安全型的典型特征包括了欲望强烈的行为、偏执、逃避反应,以及在母婴关系上缺乏合作性的沟通。而安全型依附感显示出孩子以紧密建立的信任感和豪不犹豫的滋养反应,和母亲连结在一起。
在教育宝宝的过程中,父母亲或照护者与宝宝的关系会对婴幼儿的依附感发展产生关键性的影响。婴幼儿在成长期中,若父母给予亲密的肢体接触及有品质的相处时光,则较能与子女建立安全型的依附感。
按摩有助稳定情绪
最有效的与子女建立安全型的依附感是通过与子女按摩的方式来达成。在感觉统合训练的原理上,触觉的刺激再加上前庭觉及本体觉的刺激,可以帮助孩童改善及安稳情绪。通过感觉统合训练,只要得到足够的感觉刺激,再加上父母与孩童之间的互动,我们的孩子很自然会得到安全感,父母与孩童之间当然会建立起安全型的依附感。
Q&A
Q ~ 我6岁的自闭症儿子,常常自言自语,而不善于表达的他,会刻意弄伤自己。为什么会这样呢?感统训练对自闭儿有帮助吗?(Chris)
A ~ 至于他会刻意弄伤自己,是因情绪泛滥而造成的。自闭儿是一种不寻常的症状。感觉统合对自闭儿有改善灵巧度的帮助,若配合其他方面的训练及治疗,那就能得到更理想的效果。
Q ~ 听长辈说,左撇子比较聪明,但很调皮,而我有个左撇子的儿子,今年才5岁的他很喜欢画画,我需要纠正他使用右手或训练他左右手并用吗?(珍贞)
A ~ 不需纠正孩子。只要让他快乐开心地运用左手才可以帮助孩子学得自然。左右手并用是一种技巧性的训练。在脑的发展里只有一个主要手(左手或右手)及一个辅助手。
专栏作家 陈树沄硕士著
2010年3月11日
宝宝总是不肯吃东西
才吃了一口饭,宝宝就被电视节目吸引了,不然就是满饭厅跑。为什么宝宝会不愿乖乖把东西吃完?其实许多父母都面对这样的问题,家有脾气倔强的孩子,让父母真懊恼!究竟宝宝要怎样才肯好好吃饭呢?
瑞西是一位三岁的小孩,活泼可爱,令人喜爱。一直以来,他都会把半碗或八分满的饭吃完,但近期却一直说“不要”,反而总吵着刚下班的妈妈要喝牛奶,妈妈被吵得没办法下,也泡了瓶牛奶给他喝。怎知一段时间后,他完全不肯在桌上用餐,只是随意尝尝后,就闹着要水果或糖果,得不到就耍脾气,而且固执又坚持,妈妈和奶奶总拿他没办法。
赞赏与惩罚分明
每当瑞西家人一起吃饭时,瑞西因年龄小,对饭桌上的东西多易分心,常常不能安安分分地吃饭。爸爸一再告诫,也建议妈妈让瑞西在没有其他食物引诱的客厅或房间内,一边玩一边喂饭,孩子会较专心。妈妈对爸爸的建议没有任何回应,只用奶奶煮的小碗面喂瑞西,晚上就让瑞西随意吃点饭菜。
久而久之,瑞西愈变瘦小。妈妈没有更好的方法,而爸爸也觉得不行了,只好狠下心,当瑞西不吃饭要吃零食时,爸爸坚持不给他别的东西,再吵就打一下屁股,让他感受这是吃饭的意思。当瑞西吃下半碗时,就给予称赞及水果作奖励,很快瑞西就把坏习惯改掉了。
偏食也是感觉统合失常
伟杰是五岁的男生,是不能好好吃饭的另一种类型。平日只吃白饭,少吃肉讨厌吃菜。若勉强他吃鸡鸭鱼肉,他就好生气,可以当场反胃把所有吃进的东西吐出来。
他不但胃口差,也很好动、不安、双手协调不好、写字不好、走路爬山易跌倒,看来似有感觉统合敏感的现象。母亲只会责备伟杰偏食,也挟青菜给他并喊说“不要偏食,青菜对你有营养”,但伟杰却做出讨厌的表情,偏食的情况也没有好转。
环境影响孩子的食欲
以上两种不能好好吃饭的情形很相似,前者为心理上的拒食操从,养成以哭闹来获得满足的不良习惯;而后者是感觉统合生理上过度敏感所引起的偏食,长期严重性的偏食会引起营养不良。
拒食的习惯,多因孩童的家人也不知如何带孩童而引起,往往只责备孩子不听话、不合作,但却不评估四周环境和自己所造成的影响,也没尝试改变自己的想法和应变能力。父母亲和保姆对孩子的事物了解不深及处理能力欠缺外,也不善于用别人的建议,只会用嘴巴喊叫做这做那,不善于跟孩子玩、一起劳作及引导孩子吃饭。
因此聪明的孩子,会不经意的从试探中学会拒绝和使用哭闹来获得糖果及水果上的满足。肚子饿的时间变得不定期,虽什么都吃但总吃不好。此时,母亲须了解孩子及做适当的处理。偏食的孩子,较少操纵别人来满足自己的习惯,偏食的食物品质也固定,常跟食品的特定质、味道、外观或嗅觉有关,如不吃蔬菜只吃肉。有些偏食的情况也是感觉神经生理上过度敏感失常的一部分。若母亲一再强调孩子的偏食,增强孩子对偏食的认定,将更难帮助孩子改善。
感统训练有助解决偏食
有效的解决偏食的问题,就要先了解是心理上造成还是脑神经生理上的困难所引起的。在感觉统合里的生理上的敏感,也是所说的脑神经生理上的过度敏感,导致脑神经无法安定下来而出现敏感现象。若脑神经生理上的困难而无法安稳下来,偏食也只是一种现象,孩子不是不合作,而是无法安稳下来。因此,家长需了解孩子的偏食是源自哪种状况,避免一再责备孩童偏食,避免孩子出现“偏食是恶劣的行为”的不良自我形象,再想出有效的办法来协助他。
Q & A
Q ~ 我家六岁的女儿,说话总是口齿不清,为什么会这样呢?有什么办法可以改善?长大后,这种情形还会出现吗?(Shann)
A ~ 口齿不清或许是感觉统合失常的原因之一,因口腔肌肉的运用还不够理想。通常一般孩子从婴儿时期就必须做好多方面的刺激。婴儿吸吮及咬嚼的情况都能增强脸部肌肉的运作。孩子随着年龄的成长就会得到很好的改善,但时间上的长短就因人而异了。
专栏作家 陈树沄硕士著
2010年3月10日
感统训练注意力不足症宝宝
注意力不足孩子只对特定的事情感兴趣,有偏执学习的现象。面对漫不经心的孩子,家长可透过感统训练来帮助孩子安稳情绪及专注的学习,并给予更多的鼓励来替代责备与唠叨,这样小朋友才能更愉悦快乐的学习。
注意力不足症分类与症状
早期美国精神医学把注意力不足症(Attention Deficit Disorder)的孩子分为两类型:
1. 注意力不足症无过动型及;
2. 注意力不足症过动型。
近10年的研究则把注意力不足症的孩子分为:
1. 不专注型;2. 过动型;3. 冲动型
根据美国精神可以学会DSM-IV临床诊断标准注意力不足孩子的症状有:
1. 无法注意小细节或因粗心大意使学校功课、工作或其他活动频频发生错误。
2. 在工作或游戏中无法持续注意力。
3. 和别人说话好像没有在听。
4. 无法完成老师或家长交办的事务,如学校课业等。
5. 缺乏组织能力。
6. 常常避免、不喜欢或拒绝参与需持续使用脑力的工作如学校课业。
7. 容易遗忘工作或游戏所属的东西,如玩具、铅笔及书等。
8. 容易被外界吸引。
9. 容易忘记每日常规活动,需要大人时常提醒。
拒绝学习的孩子
一般人觉得注意力不足的孩子会比同年龄的孩子被动、怕事、担心、爱发白日梦、迷迷糊糊不去注意身边的事情。
他们不仅不过动,反而懒散、慢吞吞、答非所问,往往只花一些力气来注意周围的事,总是漫不经心。每次都在状况外,并不清楚及了解自己的状况。
无论是口头指示还是书面指示总是多次犯错。处事时虽安静但都没效率,不是心不在焉就是没办法把容易的事情完成。他们也只对特定的事情感兴趣,有偏执学习的现象。通常有正常的智商,但很多时候总爱拒绝学习。
感统训练帮助专注学习
父母觉得孩子每天总是漫游太空。每次不断地监督及叮咛,软硬兼施的方式,但都帮不上忙。父母每天要为孩子家课烦心,帮孩子赶上功课而疲惫不堪;在压力下,父母难免习惯性用责骂、唠叨及烦恼的心情教养孩子,无形中让孩子形成依赖及缺乏自信的心态。父母无奈的心情,相信旁人无法了解。
感统训练可帮助注意力不足的孩子安稳情绪及专注的学习。通过感统训练,脑神经可抑制外来的感觉刺激并顺利的处理、组织及成功分布到大脑,注意力不足的孩子就可顺利地与环境接触及集中精神学习并把知识有效地运用。
此外,父母也需接纳及体谅孩子的状况,而给予更多正面的鼓励来代替责备与唠叨。当然,家里的学习环境也是重要因素之一,少接触电视节目、电脑、电玩等,更能让孩子专注、快乐地学习。
Q & A
Q ~ 我儿子今年4岁,已在幼儿园念书。请问为什么我每次教他写字,他总是要在挨骂后才开始动笔呢?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他这样呢?(Evonne)
A ~ 请不要勉强孩子写字,尤其他只不过是4岁的小朋友。小肌肉的发展还没完整组合,便要强硬他手与眼睛的协调配合,对于4岁孩子来说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再加上家长总是为了写字而骂他,这样会造成他对学习感到讨厌。最好停止以骂的方式来逼他写字。
专栏作家 陈树沄硕士著
2010年3月9日
触摸是宝宝安全感的来源
刊登于 2006 年 6 月 《妈妈宝宝》
爱孩子,现在就给他们一个拥抱吧!
婴幼儿时期是触觉发展的开始,
多触摸孩子能让他们脑中的触觉系统拥有良好的发展。
缺乏触觉安全感的孩子,长大后都比较冷漠,
甚至在情绪上的处理就缺乏大量的安全感。
为什么孩子不易教?
目前很多父母都面对“孩子不易教”的困扰。不是面对幼儿期宝宝的情绪起伏、固执、叛逆、不听话、脾气暴躁、不爱写字;就是上学后孩子功课上的压力,(考试的竞争压力,功课做不完的压力)或没兴趣学习的状况。为人父母总是处于矛盾的情况,给于孩子补习又怕孩子没时间完成功课及没有游乐时间;不给补习则面对孩子没办法应付课业的难题。
父母间互相支持,当然可以共渡难关,若遇上不了解的另一半则将会面对更艰辛的育儿路程;造成父母及孩子的种种问题没法解决,让亲子关系进入水深火热的深渊。父母无奈,每天总要督促孩子的功课,孩子疲惫,每天总得重复学习课业。父母及孩子的生活总是筋疲力倦。你曾想过为什么会这样呢?
触摸对宝宝的重要性
婴幼儿阶段,是最好的时机让我们多认识孩子的基本生理发展过程,在这黄金岁月中做好应做的准备,来应付未来孩子的挑战。其实一切都从零岁教育开始。
要清楚在小孩零岁时开始帮助我们的宝宝有很好的感觉发展,就必须先从触觉开始。在生理上的触觉、前庭觉及本体觉是基本统合身体的感觉,协调身体双侧,专注力及稳定情绪。触觉、前庭觉及本体觉,都是情绪稳定的基石。
现在所谈的是触觉感。触摸或被人触摸,对婴儿的一生有很重要的影响。触摸的感觉可帮助我们的宝宝吸吮、咀嚼、吞咽食物。若触觉系统功能失常就会导致婴儿吸吮有困难,日后就不爱吃固体食物。
缺乏触觉的孩子较冷漠
婴儿与母亲或照顾的人有身体上的接触,宝宝的脑必须能正确的分析这些来自接触的感觉,以形成最初的情绪依恋。这种情绪上的依恋源自触觉,有的称此种依恋为母婴亲情。这种感觉是婴儿最初的感受也是婴儿安全感的主要来源。
若感觉统合失常妨碍了触觉的处理过程,即使母亲拥抱、爱抚宝宝,这种刺激仍无法满足婴儿的需要。如果最基本的母婴亲情的情绪依恋无法形成,日后更难形成其他的情绪依恋。没有母婴亲情的触觉安全感,宝宝长大后在情绪上的处理就会缺乏安全感。触觉异常的孩子都较冷漠,其实他们比正常孩童更需要关爱。
忽略母婴亲情的重要性
我们大家都可发现,现今社会的孩子很难被教育。不是只因社会都市化外,母亲的角色已不像以往我们的母亲只陪伴我们一起长大。现今的母亲的角色已让保姆、公公婆婆替代。至於母婴亲情的重要性似乎已被忘掉了。同时孩子也因情绪依恋的发展不好,也很难延伸处理好自己的情绪,所以只因缺乏安全感而导致冷漠、逃避、离群及欠热情的孩子。
因此触觉是大脑发展的最基本感觉,也是在胚胎中的第一个感觉系统。多触摸孩子也是把脑中的触觉系统发展好,也是良好感统的开始。孩子即能安稳的学习及轻松的成功。因此统合感觉是一切学习的基础。
Q & A
Q ~ 我的儿子才四岁大,很爱走动。那天我发现他的头发长了,加上天气炎热,我便决定替他剪头发。不知怎的,他竟然像往常一样大哭起来!宝宝似乎很害怕理发,为什么会这样呢?长大后会改变吗?(美欣)
A ~ 怕理发、洗头、洗脸是生理上的触觉敏感所致而产生不愉快的感觉。此属感统失常的一种。对一个好动的孩子来说,要他安定下来被理发的确是一件痛苦的事。感觉统合训练可以帮助孩子解决此生理状况。至于长大后的改变就要视孩子的生理发展过程而定。
专栏作家 陈树沄硕士著
婴幼儿时期是触觉发展的开始,
多触摸孩子能让他们脑中的触觉系统拥有良好的发展。
缺乏触觉安全感的孩子,长大后都比较冷漠,
甚至在情绪上的处理就缺乏大量的安全感。
为什么孩子不易教?
目前很多父母都面对“孩子不易教”的困扰。不是面对幼儿期宝宝的情绪起伏、固执、叛逆、不听话、脾气暴躁、不爱写字;就是上学后孩子功课上的压力,(考试的竞争压力,功课做不完的压力)或没兴趣学习的状况。为人父母总是处于矛盾的情况,给于孩子补习又怕孩子没时间完成功课及没有游乐时间;不给补习则面对孩子没办法应付课业的难题。
父母间互相支持,当然可以共渡难关,若遇上不了解的另一半则将会面对更艰辛的育儿路程;造成父母及孩子的种种问题没法解决,让亲子关系进入水深火热的深渊。父母无奈,每天总要督促孩子的功课,孩子疲惫,每天总得重复学习课业。父母及孩子的生活总是筋疲力倦。你曾想过为什么会这样呢?
触摸对宝宝的重要性
婴幼儿阶段,是最好的时机让我们多认识孩子的基本生理发展过程,在这黄金岁月中做好应做的准备,来应付未来孩子的挑战。其实一切都从零岁教育开始。
要清楚在小孩零岁时开始帮助我们的宝宝有很好的感觉发展,就必须先从触觉开始。在生理上的触觉、前庭觉及本体觉是基本统合身体的感觉,协调身体双侧,专注力及稳定情绪。触觉、前庭觉及本体觉,都是情绪稳定的基石。
现在所谈的是触觉感。触摸或被人触摸,对婴儿的一生有很重要的影响。触摸的感觉可帮助我们的宝宝吸吮、咀嚼、吞咽食物。若触觉系统功能失常就会导致婴儿吸吮有困难,日后就不爱吃固体食物。
缺乏触觉的孩子较冷漠
婴儿与母亲或照顾的人有身体上的接触,宝宝的脑必须能正确的分析这些来自接触的感觉,以形成最初的情绪依恋。这种情绪上的依恋源自触觉,有的称此种依恋为母婴亲情。这种感觉是婴儿最初的感受也是婴儿安全感的主要来源。
若感觉统合失常妨碍了触觉的处理过程,即使母亲拥抱、爱抚宝宝,这种刺激仍无法满足婴儿的需要。如果最基本的母婴亲情的情绪依恋无法形成,日后更难形成其他的情绪依恋。没有母婴亲情的触觉安全感,宝宝长大后在情绪上的处理就会缺乏安全感。触觉异常的孩子都较冷漠,其实他们比正常孩童更需要关爱。
忽略母婴亲情的重要性
我们大家都可发现,现今社会的孩子很难被教育。不是只因社会都市化外,母亲的角色已不像以往我们的母亲只陪伴我们一起长大。现今的母亲的角色已让保姆、公公婆婆替代。至於母婴亲情的重要性似乎已被忘掉了。同时孩子也因情绪依恋的发展不好,也很难延伸处理好自己的情绪,所以只因缺乏安全感而导致冷漠、逃避、离群及欠热情的孩子。
因此触觉是大脑发展的最基本感觉,也是在胚胎中的第一个感觉系统。多触摸孩子也是把脑中的触觉系统发展好,也是良好感统的开始。孩子即能安稳的学习及轻松的成功。因此统合感觉是一切学习的基础。
Q & A
Q ~ 我的儿子才四岁大,很爱走动。那天我发现他的头发长了,加上天气炎热,我便决定替他剪头发。不知怎的,他竟然像往常一样大哭起来!宝宝似乎很害怕理发,为什么会这样呢?长大后会改变吗?(美欣)
A ~ 怕理发、洗头、洗脸是生理上的触觉敏感所致而产生不愉快的感觉。此属感统失常的一种。对一个好动的孩子来说,要他安定下来被理发的确是一件痛苦的事。感觉统合训练可以帮助孩子解决此生理状况。至于长大后的改变就要视孩子的生理发展过程而定。
专栏作家 陈树沄硕士著
2010年3月8日
还孩子快乐的学习天地
为什么小朋友会对学习失去兴趣呢?是因为生活太沉闷吗?其实是现今的生活太紧凑了,父母们忙着工作,又担心孩子跟不上步伐,便为孩子准备一系列的学习活动。当孩子觉得学习原来是很枯燥乏味的,就会把重心转向电子媒体,就这样孩子的神经发展功能就会抹杀。
近两年都有父母及老师们抱怨时下儿童的生活方式,也发觉孩子们在学习上不是提不起劲、缺乏专注力,即是引不起求学兴趣。也见到很多聪明的孩子不是面对学习障碍的问题就是情绪障碍。甚至更严重的脸成绩优异的孩子也有逃学的想法。
电子媒体抹杀神经发展
这种生活方式,不但让父母们忧心也让整个社会人群紧张兮兮地过生活。在探讨下,发觉生活中的步骤快速,千变万化的娱乐活动,不但让孩子们感受到学校课程的枯燥无聊,也让孩子提不起求学的兴趣及感受读书的乐趣。
在多年的临床工作经验中,让我深深体会现代生活有太多的东西如时下儿童、青少年热爱于电子媒体如电视、电脑、电子游戏等,抹杀孩子关键性神经发展功能的成长。
电视节目的暴力剧情让我们的孩子模仿并让大脑有冲动的行为。在观赏电视节目及享受的状态更令人担心;睡在沙发上懒散的行为已取代往日我们创造性的玩意。以往我们想办法创造玩具或新玩意,都可帮助孩童发展创意新思考及脑力激荡。
电子游戏更最无可赦。虽然有时间可帮助孩子的眼手协调及空间次序观念,但对孩子的智能发展帮助不大。曾有位8岁男孩表示:“我最爱玩电玩,讨厌看书。如果每天玩电动玩,不上学有多好,我将来要成为设计电动的人。
孩子心智变不成熟
网络带给人类的好坏问题参半。虽然用网络寻找资讯可以培养出优异研究的技巧,然而也有不少学生利用网站下载资料,而没有用心去了解及整合。如此,网络也成了另一种被动式的学习或偷窃别人研究成果的捷径。
同时,沉迷于电子媒体也让孩子缺乏与同伴及兄弟姐妹或父母们的互动,孩子的性格越来越孤僻,不但不懂处事道理以及人情事故,往往面对问题都不懂找对的对象表露或倾谈,可见现代孩童的成熟度欠佳。
家庭生活也影响孩子的心智发展。当家庭被现实生活压得喘不过气来,生活步骤势必大乱,如父母下班的时间不定、城市生活压迫、堵车、应酬等等,而孩子也有自己的活动…各忙各的,少碰面,也想不起最后一起聚会是何时?缺乏沟通,造成无法加强和孩子间的亲子关系,更别说提神孩子大脑反应的活动了。
对症下药让问题迎刃而解
日子久了,精疲力竭,对孩子的生理健康造成影响;如来不及吃早餐。过度食用垃圾食物及营养缺乏也直接影响孩童的大脑发展及心智能力。此外,电视、上网、电子邮件等新玩意儿,也让家庭作业及教育活动比较下变得单调乏味,孩子更草草应付了事。
父母空闲时,陪伴孩子的时间不多,也担心孩子无所事事或只玩PS、电脑,便把孩子的时间以活动安排方式,这么做对智能发展,同样有害无益。课程过于紧奏,学校课业太多,让学生少有机会独立思考,也会抹杀学生的创意。
有的家长表示并不是要把时间挤满,只是孩子在校的课程没办法跟随,所以只有出此策以辅助孩子课业以免造成心理障碍。其实,必须了解孩子的问题所在,并对症下药才是上策。若不,也很难可以让孩子快乐成长。
孩子感统失常与心理问题
以上都是社会都市化的原因造成我们的孩子出现多项的感觉统合失常。如好动分心、情绪障碍、注意力不足等。根据我的经验,总是看见很多智能很好的孩子因父母没办法提早发现孩子的状况,而造成孩子严重的心理问题,如没有自信心、自暴自弃、冲动等。同时,也让孩子失去了读书的乐趣及无法发展其潜能;很多时候,都是感觉统合失常的原因所致。
马来西亚的教育,尤其花校以是众所周知,不但功课紧凑而且一班人数甚多,所以孩子们必须得在念一年级前做好生理及心理的准备(并不是一昧补习或准备更高年级的课业),这样我们的孩子才会快乐、自在的上课及充满兴趣的学习。
若在7岁后才发现孩子的障碍,就应快速的解决,不然不只会造成心理问题还会让孩子的心智成长有障碍,潜能难以发挥。更严重及让人心痛的案例是孩子自暴自弃。所以“父母爱孩子,也要‘懂’得选择给孩子快乐”!
Q & A
Q ~ 我的儿子今年5岁,个性孤僻不喜欢和别人交谈,在幼儿园也不合群,所以没有什么朋友。有什么办法可以把他变得开朗呢?(卓智俐)
A ~ 孤僻内向的孩子会对周遭的适应力欠佳,只因缺乏安全感。对于接触外界时所产生的压迫感也会让孩子无法与朋友互动,并不是他不回应或不合群。在心理上,父母须多与他互动,多让他接触新环境及多鼓励他参与其他小孩。在生理上,感统训练可帮助孩子脑神经抑制,也让他情绪安稳地参与人群。
Q ~ 女儿今年6岁,个性活泼开朗;由于我要上班,所以必须把她寄放在表姐的家。初期,她还满乖巧,就在上星期她开始作闹,她把表姐的布娃娃弄坏,脾气变得很坏。为什么孩子会性情大变呢?(Sharon)
A ~ 首先了解孩子平日在表姐家的生活习惯是否平静还是困乱?孩子们的性格属温驯还是冲动型?在家是否受电子媒体(电视或PS或电脑)影响?在幼儿园是否有任何特殊情况发生?种种原因都会让我们孩子的情绪有起伏状态。当然也不排除孩子因要引人注意而有情绪变化及行为问题。请父母们多加关注及陪伴孩子,并与幼儿园老师及看护人沟通以免长期累积心理及生理上的不平衡。感觉统合训练可稳定情绪及心理上的指导,相信可帮助更快的进步及成长。
专栏作家 陈树沄硕士著
2010年3月7日
我已经很努力,为什么总是做不到?
每个家长都关切孩子在学习上的进度,甚至希望自己的孩子比别人优越。感觉统合严重失常的小朋友并不是一位IQ低的孩子,只是感觉统合的障碍让他们造成心理问题,若处理不当将会导致自暴自弃。其实教育真正的目的是找出孩子的专长、兴趣与潜能,并让他们快乐、自在的生活。
学什么都学不好
慧敏目前为14岁的女孩,认识她是在3年前的事。那时她是个美丽但缺乏信心,对陌生环境缺乏安全感,讲话结巴,迷迷糊糊的女孩。深入了解后,发现她语文能力极差(不及格),数学连最基本的加减都做不好(虽已11岁了),人际关系差,写字很吃力、抄写很慢。
自5岁开始母亲已在各方面地培养她的才华,也希望自己的孩子可像别人一般不浪费黄金时机地发挥潜能。从舞蹈、钢琴、绘画、语文、游泳、溜冰、语文班、数学课等,妈妈都尽力地让她参与,只希望可以让她多学一些。但这心愿似乎越来越渺茫,慧敏年龄越大,就发现慧敏学什么都学不好,不是手眼协调差,就是记忆力超短;要不然就是语文、数学概念掌握得不好。
虽然慧敏很努力但也没办法做好。妈妈总是鼓励,但也无奈。当慧敏越来越懂事,有时则会问妈妈:“妈妈我已很努力了,为什么总是做不到?您有办法帮我吗?”这番话总是让妈妈很感叹及伤心,觉得自己很没用。妈妈只有东奔西跑地带着一丝的希望找寻最好的老师,但总换来失望,原因都出自于慧敏的不灵巧。慧敏去上课也像行尸走肉般,被动、不热忱、没信心地参与朋友。往往成为妈妈心中极担心的乖巧女孩,妈妈也为了慧敏常常睡不好,也经常紧张兮兮地过着生活。
感统训练孩子变快乐
这是一个感觉统合严重失常的案例。慧敏除严重前庭反应不足外,也面对着手眼协调的问题。但并不是一位IQ低的孩子,只是感觉统合的障碍而让她造成心理问题,长远下去会被认为是心理有问题的孩子,若没小心处理会导致自暴自弃及脱离社会。
慧敏参与文轩感觉统合训练3个月的时间里,我们看到慧敏的成功进展。目前,慧敏已学了3年,是一位很有目标意识的女孩,也念着音乐智慧及钢琴班,更订下目标要成为钢琴老师。值得开心的是,她在UPSR考获全科及格的成绩,尤其数学考试及格后,更让她提高了自己的信心,人际关系也提升了,生活也变得开朗积极。慧敏的极大改变也让妈妈及家人活得开心起来,对于这孩子的进步也感到很大的安慰及成就。
成功教育是永不言弃
有教无类是我的目标。我也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虽然有些老土,但在慧敏身上,我看见了孩子的努力、等待、失落、进步、希望及成功。也看见了一个妈妈的用心、关怀及永不言弃的态度。
教育的成功并不是只会让孩子拿第一名,而是真正的帮助孩子及父母看见希望,找出潜能,并快乐、自在、成功的学习及生活。
Q & A
Q ~ 我的儿子已满2岁了,但还不太会说话与表达。宝宝个性固执、情绪化、脾气暴躁、注意力不集中、个性敏感、顽皮、爱出风头、忌妒心重,而且非常好动,若他想要得到东西就一定要马上得到,不然就大吵大闹。我们试过各种妙法都行不通。他甚至霸道得不愿与他人分享物品。平时,无缘无故也爱哭闹一场。同时,他也是个电视影迷,超爱唱歌。为何他会这样呢?他会是过动儿吗?(Karen)
A ~ 孩子长时间观看电视,会影响他的语言能力;当然父母也必须多安排时间与孩子们互动,才可以帮助孩子的语言及心理上的发展。这孩子的情绪起伏也属情绪障碍的一种,长期下来就会变成感觉统合失常,脑神经没办法抑制。所以总爱哭闹及耍脾气。此时父母必须适当地处理及纠正以免造成心理障碍。请留意孩子的生活环境,是生活在吵闹喧哗还是平静的环境成长。至于照顾孩子的对象也有一定的影响力,至于是否好动儿,必须面谈过才可定论。
专栏作家 陈树沄硕士著
2010年3月6日
感统运动训练对自闭儿的帮助
自闭儿好动分心、自我伤害、跟别人相处非常敏感、很难以稍长句子顺序表达意念等,都需要接受感觉统合训练才会有进一步的改善。若父母长期耐心指导,加上长期的感觉统合运动将会改善自闭儿局部的专注及灵巧反应。
自闭症是中枢神经系统受损所引起的广泛性发展障碍,常伴有癫痫、过动、退缩、情绪障碍等症状。日常生活中主要的障碍为缺乏社会交际互动、语言沟通能力失常及固执行为或知觉异常。自闭症的出现约在万分之五,男生约为女生的四倍。一般以为自闭症是一种终生残障。80%的患者有智能低下的现象,幼儿阶段症况就很明显;到青少年时,部分患者的障碍会有些许的减轻,但大部分患者的偏差行为及沟通障碍还会继续出现。
自闭症儿童的特征:
1. 语言和沟通的障碍
有一半的自闭儿没有语言能力,有的则以特殊的语言用法如重复问话者的部分或全部问话内容,也可背诵出曾听过的广告词及歌曲等。虽然自闭儿的记忆能力特殊,但理解、抽象、推理能力却有缺陷如“你”、“我”、“他”分不清楚。随着年龄的增长,语言沟通的有些进步,其对话也呈现机械式地将所背的回答出来。
2. 人际互动的障碍
无法与他人建立关系,眼睛不看人。没有明显的分离焦虑,对人没反应也不喜欢被别人抱,同时不怕陌生人;缺乏一般儿童的模仿学习,无法和小朋友一起玩耍。
3. 玩耍与活动的特征
出现重复性行为或有固定特殊的玩法,无法玩有规则的游戏,出现舔、咬、撕、丢、闻东西或触摸某些物品。斜眼看物,凝视反光、霓虹灯或旋转物。除玩法固定外,也会有固定化,仪式化的现象。
自闭症与感觉统合
自闭儿如眼球飘瞄、不注视目标、听不懂较长句子、好动分心、捏人、自我伤害、奇怪动作、跟别人相处非常敏感、互动游戏玩不起来、很难以稍长句子顺序表达意念等,通常都建议要积极接收感觉统合训练才会有进一步的改善。
自闭孩童原自脑干功能的不规则发展,常见严重感觉统合失常症候群,眼睛不看人、耳朵不听话、手眼不协调的现象是由于前庭的平衡和秩序感统不良。如很少说话,代表口腔的严重性发育期运用障碍,需从身体形象和口腔运用改善。打人或自我伤害的原因则是由于感觉过度敏锐,对太多感觉讯息或压力承受不了以及个性统整瓦解的表现。
父母应耐心改善自闭儿
感统运动训练可增进自闭儿的感觉统整及脑神经抑制能力。父母需要长期的投入耐心,以及长期的感统运动会改善孩童局部的专注及灵巧。若能合并行为矫正训练,加上家长团体咨商的经验交流,对自闭症孩童的治疗肯定有帮助。
Q & A
Q ~ 感觉统合失常是由于父母带孩子的方式不对吗?错在哪里?(晓敏)
A ~ 感觉统合失常的问题,通常不是由带孩子的方式或如何带孩童所引起。真正发生的原因,目前并不很了解。少数感觉统合失常可能是有营养不良、空气中或食物中化学物质、生产前后的问题所直接或间接引起。但由于无法看到脑内的成长,大多数是无法追寻真正原因的。
专栏作家 陈树沄硕士著
2010年3月5日
你用什么方式养育孩子?
孩子的适应能力和挫败容忍度低、严重缺乏安全感、不合群等都是感觉统合失常的现象;而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生理上的障碍会影响将来孩子的心理发展。所以一旦发现孩子有异常行为,父母们应该寻找问题所在,并从旁协助他们快乐的成长。
在我的感统训练中心,我看到了两位妈妈的教育模式,在此愿与大家分享。林妈妈及王妈妈的孩子都在同一年出生,他们今年已八岁了。
凡事都尽量迎合孩子
林妈妈是位会计师,她教育孩子的方式是很理性,总会以一套自己所谓的系统来管教孩子。婴儿时期,林妈妈的孩子—玮玮较难照顾,很爱哭闹。林妈妈希望孩子健康的长大,但往往事与愿违。她因为过于担心孩子受伤或生病而不断为自己增添烦恼。因此,她凡事都尽量迎合孩子如:经常会把玩具摆在沙发上让孩子容易取得。偶尔孩子见到陌生人怕生而哭,林妈妈总会把孩子抱得远远的,以免孩子哭哭闹闹。当孩子跌倒时,林妈妈总会拍打地上,告诉孩子地上是“坏蛋”,让孩子以为地上才是令他绊倒的罪魁祸首的错误观念。
从小到大,玮玮的食欲不振、挑食,这也让妈妈在这方面花了很多心机。后来,林妈妈也变得很浮躁,渐渐地也习惯采用打骂及责备的教育方式。
在三岁时,玮玮看得出是一位聪明好动的孩子,可是在群体活动总是很难适应环境。当同学们上音乐班时,他却躲起来,偶尔遇到一点挫折就哭。玮玮的适应能力和挫败容忍度低、严重缺乏安全感都是感觉统合失常的现象,好动及冲动也导致他的人际关系差及不爱合群的性格。
训练孩子养成独立个性
王妈妈是一位开朗的妈妈,她是一位美术家。她教育儿子王明明的方式是希望他从小就养成独立的性格。记得孩子几个月大就让他独自的睡在自己的房间,很多时候孩子哭着要她抱时,她总是不太愿意拥抱他,因为不想让他养成依赖的习惯。
在教育的过程中,孩子的行动偶尔慢一些,如学穿鞋子,王妈妈就没有很大的耐心,就干脆帮孩子把鞋子穿上了。此外,孩子总会有女佣在旁协助,渐渐地就养成了孩子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愿意认真想办法去解决。
很快明明已经三岁了,个子长得强壮又好看,但王妈妈发觉怎么自己的儿子有点笨手笨脚,而且总爱黏着妈妈,又缺乏信心及安全感,问他东西时,他总爱说:“我不知道”、“不懂”、“不会”…
影响孩子一生的决定
目前玮玮及明明已经上二年级,成绩属中上。在感统训练中心上课已有五年的时间了,情况已经改善很多,更重要的是他们已能自信地面对朋友、老师及学业。非常庆幸两位妈妈没有拖延孩子的黄金学习时间,及时观察及处理了孩子的问题。
请问您是王妈妈还是林妈妈的类型呢?您除了爱孩子,也懂得适时为他们做选择吗?您是否知道您所作出的选择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林妈妈和王妈妈就是我们的借镜。她们的家庭背景、性格、想法、决定都会影响孩子的成长,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生理上的障碍会影响孩子将来心理上的发展。
当您察觉到孩子有异常行为时,请尽快找出问题所在或咨询专家,这样才能帮助孩子们快乐、自在、健康的成长。请父母不要只是“爱”宝宝,还要“懂”得了解他们,且让我们一起协助他们顺利成长。
Q & A
Q ~ 我女儿两岁半,她很好动,但脾气很暴躁,尤其是当有人逗妹妹玩时,她会动手打人。我曾低声下气相劝,可她就是不听,还大声地哭闹;她甚至还动手打才六个月大的妹妹,我用藤条轻鞭她,她还是不怕不听仍旧重犯。我是否应多让她和小朋友多玩和多交流呢?我该用怎样的方法来调教这调皮的孩子呢?(Angie Leong)
A ~ 首先,请留意她的成长环境,若孩子曾在暴力的环境(人或媒体)下成长,那就为她换个环境吧!她再有好动、冲动行为,妈妈都必须好言相劝,千万不能以鞭打的方式,因为这样会造成她日后更暴力的行为!
此外,妈妈必须让她感受到爱,当妈妈抱妹妹时,同时也应多抱抱大女儿;以免让她产生错觉,认为妈妈只爱妹妹不爱她!好动、冲动及暴力行为都是脑神经无法安定下来(感觉统合失常的现象),切记不要再用鞭打方式处罚她,这只会让她累积成心理问题。
专栏作家 陈树沄硕士著
标签
专栏文章
2010年3月4日
宝宝不合作,怎么办?
孩子闹情绪令父母心烦,为什么宝宝会不听话呢?他们敏感的触觉导致固执学习、情绪不稳造成缺乏安全感。由于脑神经抑制困难,让他们无法安定地参与团体活动。本期向家长们分析孩子不乖巧的原因,透过感觉统合训练能有效的帮助孩子舒缓情绪并让他们更快乐健康的成长。
不少的父母总是申诉孩子们不听话、不合作,导致在亲朋戚友面前失误及产生尴尬的场面。其实当孩子们口中总是出现“我不会”、“我不知道”、“我不懂”的时候,父母就必须注意孩子们是否出现脑不想思考的状况,有时我们也称为“懒惰脑”。长远下去会导致孩子消极及缺乏学习的弹性,更造成成就性差的态度。
为什么孩子不合作?
请父母用心了解孩子“不合作”的原因:
1. 固执学习:
喜欢用自己的方法去行事。总不轻易地认同对方或父母,只爱依着自己的想法做事。导致父母觉得孩子总是叛逆,爱作对。
2. 情绪起伏大:
因情绪障碍而导致很多东西做不好及学不好。孩子也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情绪泛滥时会时而生气时而伤感,有时更无法解释自己的冲动打人或破坏别人玩具的行为;没有办法好好地与同伴们开心地玩,总是小气或敏感导致吵架收场。孩子总是无法好好的控制情绪,而常给人一种不合作的感觉;人际关系也差。
3. 缺乏安全感:
很想与人交流,但总是无奈及焦虑地参与,没办法融入团体。常常感觉有压力,促使自己缺乏自信心,没办法好好在团队里融入或表现,往往给人一种不团结的感觉。
4. 好动分心:
很努力地参与活动,但没办法集中精神聆听团长或老师的指示。不是忘记指示就是听不懂指示或听不到,偶尔也会因听不懂意思,而造成误会场面出现。
5. 笨手笨脚:
因笨手笨脚不灵巧,不能好好或快速地把功课家事做好,让父母觉得孩子不合作耽误了时间。
每个小孩都想获得赞美
以上5项都因为感觉统合的失常而导致孩童不合作的因素。因为触觉的敏感而导致固执学习,情绪的不安定也因此而缺乏安全感。脑神经的抑制困难,让孩子没法安定地参与团体而达到有效地学习。感觉统合的生理失常是“因”,而当演变成孩子缺乏自信心、成就低、人际关系差时是“果”。
父母必须体会孩子,因为每个孩子都想表现和取得家人的赞美;只因自己的感觉统合失常而带来学习的困扰,情绪的问题及逐渐变成社会的行为。
给孩子一个爱的动力
孩子不能好好的跟随、听话及合作只因脑神经抑制困难及触觉而造成孩子不能安定地把每件事做好。而结果会造成严重心理上的伤害如:缺乏信心、防卫心重、人际关系差、成就感低、消极等。
若孩子在生理上都出了状况,再加上父母的不理解,而施压又怎么能帮助我们的孩子有着快乐、自在的生活呢?现代父母不但要“爱”,还要“懂”孩子的状况,并给予鼓励及支持,请用心地爱我们的孩子。
感觉统合训练,帮助孩子安稳情绪,抑制脑神经及平稳孩子的触觉感,帮助不合作的小朋友重新体会及享受被赞美的感觉,才能够帮助孩子心灵上开心及健康地成长。感觉统合是一切学习的基础。
Q & A
Q ~ 我儿子今年两岁,医生证实他不是过动儿,只是有些好动和注意力不集中。医生建议我让孩子喝粥水及叶绿素如小麦草,还要我多让孩子玩吹蜡烛游戏。请问这些都是感觉统合的一部分吗?左右脑不平衡就会令到感统失常吗?如果是,我们该怎样让孩子左右脑平衡呢?有哪些活动有帮助呢?(Ms.Chin)
A ~ 注意力不集中,必须留意他是否是ADD孩童。在生理学是与饮食没有关系,但玩吹蜡烛也是感觉统合的一种,只是必须了解孩子是否会玩这种游戏,而活动的目的及这方面的刺激对我们的脑有多大的影响。只可以说前庭的平衡会让全脑的功能整体化。
没有特定的活动给予全部的孩童,但参与感觉统合训练,则可帮助孩子达到全脑开发;此外,给孩子多接触户外的活动如:荡秋千、跷跷板,这些都是能帮助孩子统合感觉。
专栏作家 陈树沄硕士著
2010年3月3日
爬行与感觉统合
对孩子百般呵护,不一定是件好事。特别是对适爬年龄的宝宝,若父母担心宝宝易受伤跌倒,就经常抱着他到处走,成长后会因为感觉统合基础不好而常跌倒,久而久之变得不敢参与小朋友的活动,最后导致人际互动不好,长久下来对孩子的心灵会造成伤害。
当保护已成了习惯
五岁的斌斌今天在幼儿园又跌伤了。老师一再的叮咛他要小心走路,别再跌倒了,但斌斌还是一而再再而三的跌伤了。父母总是为这孩子心疼,因为上回的伤口刚复原,现在又再来一个伤口;所以现在斌斌每趟出门父母除了叮咛还是一再叮咛他要小心。斌斌现在走起路来都是小心翼翼的,很想和其他小朋友玩,但又不敢,因为很容易被同学们绊倒。结果以上的种种问题导致斌斌逃避上体育课,总是离开人群,最后搞得自己的人际互动不好,更不愿意主动找朋友沟通。
在了解斌斌的成长过程后,发现原来他小时候缺少爬行的经验;除此之外,照顾斌斌的保姆也太爱干净,不是怕地板肮脏就是怕斌斌乱拾地板东西吃。加上斌斌是第一个孩子,父母也对他百般爱护,都抱着斌斌玩。导致斌斌常常喊累,不然就是不喜欢参与别人,不喜欢游乐场所的热闹。
爬行的重要性
根据资料及临床经验,总发现很多学习障碍和情绪困扰的孩童都没有正常爬行阶段;未满一岁前,大多数都没有好好爬行或爬得很少,也有少数爬得很久才会走路。有些母亲或保姆因忙活为了省事,大部分时间把婴儿放在学步车或疼爱而长期抱婴儿,无形中剥夺了婴儿爬行的机会。也有家长喜欢炫耀或拔苗助长的家长,在婴儿开始学爬行不久,就抓着其双手强迫他提早学走路,然后就夸耀自己的孩童7、8个月或10个月大就会走路,互相比个不停。通常这些孩童上学后,都会有脾气暴躁、好动不安、无法专注的特征,这都跟过分敏感和学习不专心有密切的关系。
我们大量使用成熟大脑做精细判断和大量思考是在7、8岁后的事情。在这年纪之前,尤其一岁前的爬行能把低层次的感觉统合基础打好。孩童阶段一直玩攀、爬、跑、跳的游戏,都是一再磨练低层次感觉统整和高层次精细的判断思考之间的衔接。有学习障碍和情绪障碍学童一再展现不会与朋友玩或游戏玩,指出低层次感觉统合基础未打好;高层次大脑功能的发挥就受到限制。
爬行可稳定宝宝情绪
在郑信雄医生的研究中,并不是所有情绪困扰或学习障碍的孩童都显示婴儿期爬行得不够,也不表示爬的时间长就一定会在情绪气质和聪明才智上发展得十分完美。事实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个性或气质,若婴儿期爬行太久,同时很慢学走路,反而会担心是否发展迟缓或先天有缺陷(如严重智能不足)的现象。
而正常爬行的常态范围如何,以及情绪困扰和学习障碍的孩童中究竟有多少比例呈现婴儿期爬得过多或过少,这些都是尚待研究的事。我们可以说:正常爬行对稳定心绪气质很重要,也帮助孩子有正常的感觉统合的发展
Q & A
Q ~ 我的儿子已满两岁,但是他并不怎么能言善道;他还是处于会听不会表达的阶段。有些时候他都还是在咿咿呀呀的,尤其当他生气、不悦时,他更会高喊、尖叫。每次我都好言相助,屡劝不听时我就会将他关起来。他哭后,情形会好转些。可是问题依然存在。最近还会动手、动脚打人。对于这个孩子我都以爱心、耐心去教养,一次又一次的捣蛋我都先用说劝后惩罚的方法。到底是孩子近两岁开始进入他的第一个叛逆期,还是我的调教方法有问题呢?(陈丽萍)
A ~ 你对孩子的教育都有正确的想法及态度,这是值得大家学习的地方。从信中了解你的用心,但至于把他关起来的做法会造成或累积孩子的心理问题。更何况长期下去又没有什么结果。你教不到并不是妈妈或孩子的错,在生理的角度确是他也面对这感觉统合的问题。爱动手动脚打人这属于冲动型。他很好动及时常高喊或尖叫,其实是他在想办法让自己安定下来,让自己达至生理上的抑制效果后让自己更安定及专注。
其实在两岁阶段,孩童都喜欢探索外界。所说的捣蛋,在他的生活里却是探索外界,尝试以不同的方式或方法来理解家长们的反应。我们还是必须耐心的教育他们,在教育当中也不用沮丧,因这是小孩的世界。为人父母的我们也必须了解及清楚孩子是“顽皮”或“捣蛋”。顽皮是好玩及尝试,而捣蛋就必须给予孩子正面的训导。至于语言方面的发展,就必须小心观察,待一段时间,再做定论。
专栏作家 陈树沄硕士著
2010年3月2日
聪明却好动和分心 宝宝难教出好成绩
活泼的小朋友相当讨喜,若孩子是过于调皮,问题就出现了。通常,过于好动的孩子不能集中精神的上课,所以成绩都不太好。加上情绪变化很大,也没有小朋友愿意和他来往,个性变得孤僻,绝对会影响他的身心发展。
常为别人带来麻烦
明政是一位聪明度高的孩子,但总是交不出好成绩来。他整天蹦跳不停,跌跌撞撞地,常无缘无故的跌倒摔伤,也不感觉痛。虽然有活力经常跑来跑去,吃饭及洗澡动作却非常拖拉。同时,他也不听从大人的指示,尤其见到老师,更是讨厌及想要挑战老师。
上课时,他曾经好多回都分心、没耐心,而且曾试过从课堂上偷偷溜到篮球场上去玩。常常借着要去厕所却到处逛。在课堂上也无法安静地坐下来,不是摇晃椅子就是离开自己的座位。
他那颗好胜心,使到他在学校没有朋友喜欢与他玩。其实他非常想与朋友一起玩,但很多时候都没法子与朋友好好的玩,因为每次都玩得很粗鲁而碰伤朋友,有时因小气哭闹,最终是吵闹收场。总是带给父母老师麻烦以及同学们不愉快,让老师和同学们不喜欢他。
被误解后变得叛逆
由于不听话及做事不专心,功课一直赶不上。更可悲的是所有的师长及同学因此标签他为坏孩子。好几回,他只不过是经过同学身边,而其同学站不稳而跌倒,老师及同学们就认定是他的杰作,竟然换来被罚站的后果,使到明政的内心非常不平衡,但又无从为自己解释。
每天回家后,父母一定会问他“今天有没有坏蛋?”父母好担心他无法把功课赶上,也经常到处询问帮助他孩子的机构或中心,但亲朋亲友总会说:“孩子天性好动,长大后自然会好的!”
每当手机一响,尤其是校方的来电,明政的父母总会提心吊胆。其实,明政的父母都知道他并不那么坏,但没办法告诉全世界他好在哪里。久而久之,爸妈也变得不那么喜欢“坏孩子”明政了。
明政小小的心灵,总不知道自己犯了什么错。之后,他变得非常的叛逆。功课也不想做了,因为不管自己做得再好,都会被别人称为坏孩子。有时,当明政把不会的功课做好时,但却换来一句“是不是偷看?”
请问:
“如果你是明政,你会怎么样?”
明政的成长过程,相信在我们周遭每天都有着这样的案例。这是很明显的一宗感觉统合严重失常的个案。
明政的特征 --- 好动、没有目的地动、注意力不长久、思考、情绪、行为上的冲动。
情绪容易变的激动
研究报告显示,好动分心的孩子成长到青春期后,好动的现象会明显的减少,(很多长辈都会说小孩子好动,长大后自然安静下来)。其实,很多时候好动会在工作或学业上使我们非常容易分心,心绪上容易激动或冲动。长久下去会造成学业上的一种障碍,人际关系逐渐变差,使到个性孤僻;工作时很难长期及持续从事一种工作(被开除或经常主动换工作);生活上无论驾驶犯规、意外事故、婚姻不幸等比例也较高。
好动与分心常见于有学习障碍和情绪障碍的孩童,都是中枢脑神经生理失常症候群或脑功能不良,所导致的生理上抑制困难而出现无法专心的情况。好动分心不是病名也不是病因,更不是孩童故意捣蛋或父母教导不善所致。师长的不了解而不断的斥责会给此类孩童的生理上产生反抗心绪问题,久而久之孩童就有了心理问题。
好动或抑制上的困难可细分为动作上好动(活动量过多);心绪好动(容易激发不安)及注意力容易分心(无法集中精神,易被外界引诱)。
好动分心的小孩,特别不喜欢阅读,所以导致学习困难。但听力或口才很好(智力可能在正常范围)。孩子的阅读困难和阅读时会跳行跳字,都是因为容易分心或无法专注的重要因数。
感觉统合对好动儿的帮助
感觉统合是感觉刺激输入组织的过程,使脑产生有用的身体反应,以及有用的认知、情绪及思想。“感觉统合”把个别的“感觉刺激输入”统合,成为一项整体的脑功能。若是脑功能可以整体性的平衡抑制,那么就没有困难了。身体动作的反应会很灵敏,学习也较容易,结果自然会有良好的行为。只因好动分心的孩童生理上的抑制困难,所以必须给予孩童大量的运动刺激,加强孩童生理上的抑制力。
孩童大量的活动是使脑神经系统产生大量的讯息以加强生理上的抑制力,所以孩子的好动是要让自己安定下来的措施。身为父母的我们,孩子都很努力地帮助自己要安定并专心下来,为什么我们还经常要求与斥责他们?若我们都不了解或体谅自己的孩子,也不觉得他的可爱之处,那么,还有谁会爱他们呢?
Q & A
Q ~ 孩子看不到近的东西。例如,吩咐他找的东西就在面前,他却看不到。之前带他去看医生,医生说他有弱视,后来医生说他有散光,配了两副眼镜,都被他弄坏了。
A ~ 找不到东西的原因不是散光和弱势,其实是因为好动分心的关系,使得眼睛无法聚焦。小孩年纪轻,所以是训练专注和灵巧的黄金时期。因此,小孩的运动量要逐渐增加,拥有足够的运动量才会有明显的抑制效果。
Q ~ 为何造成感统失常?
A ~ 感觉统合失常的原因,爬行少只是其中一项因素,另外还有遗传及都市化的结果。现在我们要加强爬行与匍匐的动作,让孩童有颈背强烈收缩,同时有强烈的律动训练。
Q ~ 小朋友坐不住,每回上课前一直要妈妈提醒他不能这样调皮但一直提醒小朋友,他会嫌弃妈妈烦,怎么办才好?
A ~ 在管教方面,父母的表达方式要稍微改变,不要专挑小朋友的弱点和强调他好动分心,因为那会有责备的意味。找出他的优点,适当的称赞以及提醒他进步的部分。
专栏作家 陈树沄硕士著
2010年3月1日
感觉统合训练 协助孩子快乐自在学习
感觉统合不良,会造成许多事情事倍功半,且也得不到满足感。感觉统合良好,不但足以应付环境的要求,而且孩童还可把每项任务完成、发挥及获得满足感。专业的感觉统合训练,可以帮助孩子开发潜能,并达至快乐、自在地学习。
从事教育工作研究近十五个年头,曾经以音乐教育者的身份去发掘和发展孩童的音乐智 慧。当时却发现孩子无限的潜能,父母也有着无限的希望,但是想要开发孩子的潜能却是一项不易为的工作。于是,多元智慧学让我努力地从此处发掘孩童的优势管道。
各种类型的孩子
相信自己及肯定自己,让 自己快乐、自在地学习。于是,也发现了很多类型的孩子,如:
1. 不笨但学不来的孩子;
2. 情绪不稳定而成绩被影响的孩子;
3. 聪明度高但好动不专心的孩子;
4. 很乖但却让父母担心的孩子;
5. 读书很好但却情绪欠佳孩子;
6. 成绩很棒但处事能力差的孩子;
7. 很努力但总是换来失望的孩子。
在此艰难的学习过程中,让我偶然认识了我的老师---郑信雄医 师(台湾著名脑科医生),在台湾他已成功发展了一套适合亚洲国家的感觉统合运动训练。郑医师是感觉统合的研究者,所以他的研究个案已是不胜枚举了。是他让 我真正认识了统合感觉对人类的重要性。
什么是感觉统合?
在 传统的观念里,人类的智慧和人格是天生无法改变的。研究学家表明,智慧与人格除了受遗传的影响之外,受环境影响也很大。著名学家认为,智慧的根源来自幼儿 期的感觉及运动发展。美国的行为学派也认为性格的形成,与环境和学习经验有密切的关系。
而近代解剖学家和神经学家也证实了在环境中如果接受大量的感觉刺激,则其脑部功能可获得更好的发展。因此,让孩子在环境中获得充分的探索和操作机会,是神经、肌肉所需要的,也才能顺利地适应团体生活和学习。
感觉统合是把各种感觉输入组合起来,以提供充分的运作。经由感觉的统合,神经系统不同的部分才能整体一起工作,使得个体跟环境的接触顺利,并感受到满足。当个体想顺利移动、学习或活动,脑部必须把这些感觉全部组织好。脑部得寻找出感觉的位置和种类,并发出适当的命令。如感觉统合疏通顺畅,脑神经系统就可用感觉来形成活动及学习,并且发挥得更完善。如不顺畅,脑神经系统就如上下班时拥挤的交通一样,又慢又乱。
如剥一个橘子,对橘子的意识是由眼睛、鼻子、嘴巴、手指的皮肤,以及手臂上和嘴巴上肌肉关节。这些所有的感觉须集中到脑中的某一处。感觉统合好时,脑对橘子有着整体的经验,只要看到橘子,脑神经系统会把眼睛的感觉组合起来而感受到橘子是橙黄色和圆形的;触摸时,手指的感觉统合起来后认出其外表的粗糙和里面的液体;鼻子则告诉我们橘子的气味。这些就是橘子认知上的意义。
帮助孩子开发潜能
脑部的感觉统合不良,会影响生命的许多事事倍功半,因此也得不到满足感。如脑部的感觉统合起来很好,不但足以应付环境的要求,而且孩童还可把每项任务完成、发挥及获得满足感。当孩童的感觉统合非常好时,身为教师及父母的我们就有能力帮助孩子发掘和发展孩子们的潜能。专业的感觉统合是真正可以帮助孩子开发潜能,并达至快乐,自在的学习。
比起音乐治疗、心理辅导,我个人总喜欢以此生理训练 --- 感觉统合训练帮助孩子,而且也能让孩子们快乐、自在的学习,以开发潜能及发掘优势的管道,帮助孩子,肯定及认同自己的价值以便将来贡献社会。
专栏作家 陈树沄硕士著
订阅:
博文 (Atom)